为了使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,安义生态环境局以“作风建设提升年”为抓手,探索生态环境保护“三个清单”监管模式,促进民营经济轻装上阵,经济发展加速度。
一是规范企业监管“正面清单”,实行“无事不扰”。以规范“正面清单”管理为抓手,按照正面清单管理要求“达标一个、验收一个、激励一批”的原则,进一步规范企业监管“正面清单”。每年年初根据企业上年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履行主体责任的实绩情况,即一年内没有生态环境保护的违法行为,没有群众对企业环境保护投诉行为,企业环境保护处理设施齐全并正常运行达标排放,予以纳入正面清单管理。对纳入正面清单管理的企业,签订《生态环境保护承诺书》,进一步夯实企业保护环境、守法经营的主体责任。对纳入正面清单管理的企业,一般不进入企业现场执法检查,通过污染源自动监控,视频监控等新技术,开展线上监管执法。一年来,对48家纳入正面清单管理的企业开展非现场检查68次,受到企业好评。
二是探索轻微违法“免罚清单”,助发展“轻装上阵”。认真学习南昌市生态环境局印发《南昌市生态环境行政执法领域违法行为免罚清单(2023年版)的通知》精神,准确把握《免罚清单》的运用条款,对企业首次轻微违法行为,不搞“一刀切”,通过责令改正、批评教育、告诫、约谈等措施,向当事人宣讲环境保护法律法规,规章技术规范,教育引导企业依法合规开展经营活动,使每次进行执法也成为一次普法宣传过程,使企业深受感动,表示一定要守法经营,把改正错误的过程变成企业经营“加速度”的动力。一年来,对2家企业给予了免罚。免罚金额68.51万元。
三是实行帮扶企业“服务清单”,助企业发展“加速度”。为了使企业帮扶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,制定“服务事项清单”,编制“办事指南”,给办事群众提供方便。开办“环保企校”帮企业把污染防治想在前。针对企业业主环保法律法规、环保知识、企业自行监测知识和能力不足,安义生态环境局联合工业园区开办“环保企校”,邀请省市环保专家授课,同时结合实例,让企业环保专家现身说法讲授环境风险点,防护要点,注意重点,通过“环保企校”培训,使34家重点企业受益;服务提前为项目快上节省时间。为了让项目建设节省时间,在环评审批上编制《一次性告知书》,让企业了解办事程序,并从审批方式上从简,把先评估后受理的方式改变为边评估边审批方式,并将审批时限由法定的30个工作日提速到5个工作日。今年以来,为全县10个建设项目实行“一网通办”,让群众不见面办成事。
下一步,将加大服务经济力度,创新监管模式,让企业发展环境优无止境,为高质量经济发展贡献高水平环境保护的力量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