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义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时提出的“走在前、勇争先、善作为”目标要求,紧紧围绕“生态为民”发展理念,以“三结合”举措持续打好碧水攻坚战,取得了水环境质量连续5年Ⅱ类水质,达标率100%。
一、“末端管”连“源头防”做到治标与治本相结合
过去治水总是重“末端管控”,陷入“头痛医头,脚痛医脚”的困境,难以应对新的形势发展要求。近年来,按照“科学治污,精准治污,依法治污”的原则,推行“末端管控”与“源头防治”相结合的治理方式,从源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。一是着眼“建”。至现在止,全县已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36处,实行全县所有行政村全覆盖;二是着力“管”。出台了《安义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管理办法》,明确各部门监管责任,各乡镇主体责任,形成上下联动综合整治工作机制;三是着实“效”。因地制宜实行技术优化,对城镇周边村庄优先纳入城镇污水管网;对聚集程度较高,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庄采取集中处理;对常住人口少,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率偏低的,根据进水量实行间歇式管理,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发挥最大的效益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(管控)率达89.52%。
二、“单个治理”连“综合治理”,做到农业面源治理与发展生态农业相结合
农业面源治污是件复杂、艰苦的攻坚战,但又是影响全县地表水水质的重要因素,改“单项治”连“综合治”,做到“治理与发展”相结合的模式。一是科学施肥用药,并逐步用生物技术替代,推广土壤科学施肥新技术,绿肥“三花”混播技术,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,让农作物覆盖率达96%,化肥利用率达42%以上;通过光诱、性诱、物理防治、生物防治及科学用药等新技术应用,全县统防统治面积达47%以上;二是推广生态友好型养殖。推广生态健康养殖,推广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新工艺,顺利完成5例水产养殖尾水处理项目建设,尾水可达到循环利用,保护水生态;三是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。督促全县36家规模畜禽养殖建成粪污处理设施,粪污处理设施配套覆盖率达100%;四是把创农业品牌与生态发展结合起来。调动农业治污的自觉性、主动性、效益型。全县发展有机产品基地22家,产品37个,绿色产品基地16家,产品41个,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79个,全县绿色水果产业面积达36150亩,产量达14300吨,生态绿色产品成为全省超市的抢手货。
三、“企业治”连“园区治”,做到人治与技治相结合
企业治重在压实企业治污的主体责任,园区治重在提升治污基础设施,增加治污投入。一是园区涉水重点企业全部安装了污水排放治理设施,实行了自动监控监测数据与园区一体化平台联网,同时,企业实行雨污管网分流改造,排查出企业雨污管网分布走向,重点查找有无漏接、混接、错接等问题,建立明细台账,制定改造方案,确保所有企业雨污管网分别进入园区布设的雨污管网;二是园区投资200万元建设一体化自动监控平台,加大园区主干道路的雨污管网进行升级改造力度,加大对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。同时,对污水处理厂、园区管网关键节点、企业均安装了自动监测设施,一旦出现排污数据异常,平台马上就发现,通过网络准确定位,执法人员立马到现场,及时知道企业进行整改,实现了由过去仅人工查漏到现在数据管控,提高了效率,为治水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下一步,将持续加大治水力度,久久为功,让一河清流入长江,为美丽江西建设贡献安义环保力量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