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村公厕是乡村文明的“晴雨表”,管护水平直接关乎群众生活便利和乡村整体形象。近年来,安义县万埠镇直面乡村公厕“重建轻管”的痛点,以实打实的举措破解难题,让一座座公厕真正成为群众满意的“方便地”。
建强队伍,让管护有人“上心”。优先从本村选聘责任心强、吃苦耐劳的村民担任保洁员,确保人员稳定。通过系统的岗前培训与常态化日常指导,明确保洁频次、工具规范、卫生标准等细则,推动作业规范化;同时完善绩效考核机制,将公厕卫生状况、群众满意度与薪酬直接挂钩,以“奖优罚劣”充分激发保洁员的主动性,让“在岗尽责”从要求变为自觉。
严督实查,让洁净成为“常态”。镇里每月开展不定期抽查,对全镇16个村的公厕卫生、设施完好度、标识规范度等进行全方位检查。发现问题当场记录、拍照存档,形成问题清单及时通报各村,限期整改并跟踪复查。对同类问题反复出现或整改不力的,直接约谈相关责任人,从根源上杜绝“突击应付”,倒逼日常保洁抓细抓实,让“时时干净、处处整洁”成为常态。
压实责任,让各村比着“争先”。管护不力,核心在于村级责任未压实。镇里将每月抽查结果汇总打分、排名公示,通过镇公开栏、工作群等平台广而告之。对排名后三位的村,要求村书记在乡镇季度工作会上作表态发言,以“红脸出汗”的方式,倒逼各村将公厕管护当作“硬任务”,形成“村村争先、落后加压”的良性竞争氛围,推动责任从“要我管”向“我要管”转变。
公厕虽小,连着民生。万埠镇用实招管好乡村公厕,使其干净规范,既解决了群众的“急难愁盼”,更擦亮了乡村文明的底色,为乡村振兴增添了一抹暖心亮色。




